您的位置: 首页 >盟史钩沉>详细内容

【致敬·75周年】“寻找黄细亚”(之三)

发布时间:2024-06-15 信息来源: 【字体:

时间:5月17日 星期五 

地点: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民盟沙坪坝区委、

重庆图书馆、重庆市档案馆

早上,我五点半钟就起了床,七点刚过就来到王浩发给我的位置——渝中区瑞天路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王浩是民盟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支部主委、副研究员。来之前我通过黄晓彦的推荐加了他的微信。王浩平日特别忙,与他电话、微信约了好几回,终于约定了这么个时间,他说今天上午九点半还有个会,请我一起吃早餐。

96bd6c34e9174a30b38fe42fc54e31a0.jpg

红岩革命纪念馆



馆门还没开,等了几分钟,当我正在张望时,一个清瘦英俊的身影出现在博物馆里面:“你是彭老师吧!我是开车从另一个门进来的。”“你是王主委吧,看起来好年轻哟!”他打开闸机门让我进去。王浩说他是84年的,大学文博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在这里工作,主要研究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主要负责宣讲、承担课题、出书、展览文本之类的事,总感到精力不够用,时间很零碎。他说他们支部有20多人,主要也是在这个单位。

他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这边以前是中共南方局的所在地,这边是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驻地……谈到黄细亚,他说,我做过一些这方面资料的收集,但是资料不多。对黄细亚的研究始于1950年1月。当时烈士牺牲后,重庆市成立了一个组织,叫追悼杨虎城将军暨遇难烈士筹备委员会,出了一本《如此中美合作所》的书,里面就有关于黄细亚的一段简介,这是在黄细亚牺牲之后第一次对她有所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在1983年,当时的四川省委组织部组织了一批人,对歌乐山牺牲的烈士进行再次研究,出版了几套书,第一套书是《英烈颂》,从第一集到第五集,第二套书是《党没有忘记他们》上、下本。《英烈颂》的第二集有对黄细亚生平事迹的介绍。这本书是目前研究黄细亚最权威的,资料也是比较全的。王浩说他已经把相关资料发到我的邮箱了。第三个阶段,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馆里陆续在收集黄细亚的一些资料,但是效果不太好,没有收集多少,但是找到了她1948年她读书的时候写的一些作文,其中有一篇作文《勤俭与人生》是对外公开的,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思想的一些变化,她的人生观、世界观。从黄细亚的诗文中可以体会她是怎样从一个小女孩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这些原始的材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一个很好的说明。黄细亚没有关在歌乐山白公馆、渣滓洞,她当时被捕以后就关在重庆的新世界看守所。不过,那个地方现在已经不在了……

0b039360ce184e6193265ce6120088df.jpg

《英烈颂》


918574574fa94292b2a3d53aca4c701f.jpg

烈士名单

不知不觉走到他们单位的食堂。我点了小米粥、鸡蛋、红薯、包子,王浩吃得很少,连我的一半都不到。他说他的胃不大好。我心疼地说,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

吃完早餐,我们来到一栋历史建筑前,王浩的办公室就在一楼,办公桌上堆满了书籍和各种资料,乍一看都看不见办公桌面。我想,搞研究的人大概都是这样。他说,他快搬办公室了,要到新成立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西南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工作。他拿出《英烈颂》,让我拍下黄细亚的有关内容。又送了我一本收录黄细亚诗文的《纤笔抒丹心——红岩英烈诗文选编》。我问他,如何评价黄细亚的贡献,我们要学习黄细亚身上哪些精神?他认真地说:“从历史学的角度,我们不会对她进行评价,但如果问黄细亚身上有什么精神的话,第一个,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第二个,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第三个,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黄细亚被捕过,多次受到严刑审讯,但是她没有出卖任何同志。”

1f1e2539e72e4bec85ef2276bda39dad.jpg

王浩为彭梅华查阅资料

e119fcbfc4df49c9943f9302f606e658.jpg569cea0677a844eea52361c72a987c74.jpg

黄细亚高中时写的作文《勤俭与人生》

就在我们交流的时候,他的手机不时响起,还有微信来信息的提示。他不好意思地说,“领导在给我布置工作,事实在太多了。”他建议我到图书馆查查解放后有哪些报纸有对黄细亚的报道,还说这个查起来很麻烦,先要找到报纸,然后需要一页页翻。

从王浩办公室出来时,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大门已经打开了。我赶紧进去参观。这里有“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陈列”,有不少多党合作、南方局促进民主党派建立和发展方面的资料展示。可惜我没空细看,我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寻找黄细亚。我匆匆拍了鲜宅、“窑洞对”等资料,就打车径直来到民盟沙坪坝区委。

美丽优雅的专职副主委杨隽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和杨主委一见如故,聊得很开心。她给我提供了统战、政协部门及重庆民盟编的有关黄细亚的文史资料,还向我介绍了他们的特色亮点工作。她说王浩是研究红岩历史文化的专家,还是沙坪坝区民盟的兼职副主委哩。杨主委对我们常德的盟史口述实录工作非常感兴趣,希望参加常德民盟成立75周年的纪念活动。我说,那太好了,到时侯一定邀请你过来指导!

83fa0e56f62841039fcc7bc923496cc7.jpg

彭梅华与杨隽交流

吃中饭时,杨主委听我说还要到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告诉我图书馆不远,可以走路过去。找到图书馆后,我径直来到楼上的重庆地方文献馆,但考虑到今天是周五了,而档案馆周六要休息,我只简单通过检索系统查了查,决定周六再来细查王浩告诉我的关于解放后相关报刊对黄细亚的报道。

51db04c781ee4dfca1aeeed0ca092afb.jpg

彭梅华在重庆图书馆查找资料

还好,图书馆门口就有轻轨站点,我赶紧坐内环线再转5号线。下午三点多,拿着民盟重庆市委会介绍信的我第二次来到重庆市档案馆查阅厅。

由于是不对外开放的档案,不能自主查阅,工作人员帮我检索到十多条相关资料,我很高兴。其中有一份烈士黄细亚家属优待证的存根,一份中美合作所殉难烈士名单上,有印刷体的“黄细亚”的名字。我当即联系上了临澧县图书馆副馆长史小娟,她第一时间发给我了“黄细亚烈属优待证明书”。


c6f8d287cdbf4cdf896a9eeaaf5119b3.jpg


“黄细亚烈属优待证明书”

有一份《关于迁移黄细亚、聂晶烈士墓的意见》上写着,由于学校和烈士墓挨得太近,影响了墓地的环境,又因学校要建住宅,应黄细亚家属以及二中师生的要求,学校通过和歌乐山烈士纪念馆沟通,将葬在原重庆市第二中学原校址(山洞小学)的墓地迁到歌乐山烈士陵园。“从墓地迁移方案来看,当时举办了隆重的仪式。”工作人员告诉我。

工作人员还询问了我查黄细亚资料的目的,我说我是民盟常德市委会的,从黄细亚家乡来的。她一听非常兴奋,主动添加了我的微信,还说希望和我们常德民盟在红色档案利用方面有一些合作。我一看微信上的名字:颜晓琴,重庆市档案馆档案利用处处长。我说,好呀,颜处长,我回去就给领导汇报。(民盟常德市委会 彭梅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