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常盟动态>详细内容

常德盟员政协常委建言帮扶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

发布时间:2014-05-05 信息来源:常德民盟 【字体:

  4月18日,常德市政协六届六次常委会议在机关六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市政协主席李爱国主持,市政府副市长陈华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就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关爱工作进行了专题协商。与会人员观看了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情况调研视频;听取了市人口计生委关于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关爱工作情况汇报。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常德市委主委傅绍平,市政协常委彭光福、陈集亮、傅新民、胡诗词等先后进行了协商发言,就加强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关爱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针对特扶家庭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常德市委主委傅绍平建议,一是国家层面解决问题。取消特殊扶助城乡差别;降低享受补助女性年满49周岁为45周岁;将符合领取退休养老金的年龄界限,调整为男女各提前2岁;对类似于常德这样计生特困扶助对象比例过大的地区,中央财政拨出专门扶助补贴资金。二是省政府层面解决问题。通过各种形式向省委政府反映,促成尽早出台更加详细、高于国家标准的扶助措施,争取省级财政对常德这样的重点地区扶助补贴资金的特别倾斜。三是市委市政府尽最大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将帮扶计生特困家庭作为当前民生升温的工作重点,纳入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的内容,营造政府为责任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帮扶的氛围。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确定一批重点帮扶家庭,动员机关单位和社会力量结对帮扶。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级领导挂帅、计生、民政、财政、人社、住建、教育、卫生、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协调机构,与国家(2013)41号文件的对接,制定符合常德市情、资源共享、相互兼容的帮扶具体实施细则,将帮扶计生特困家庭纳入本单位帮扶重要事项,建立长效机制,突出解决这些困难家庭低保、五保、医保补助、第三代教育、重症精神疾病治疗、因病住院护工等现实问题。建议市财政预算专项帮扶资金在人均每月县级补助5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300元,其中市本级人均月补助250元(此项预算年均2000万元)。按街道和乡镇预算拨付失独老人医疗护工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市政协常委、民盟市委副主委陈集亮建议,一是比照周边地市、按照物价水平和本市实际,适度提高扶助金额。鉴于扶助对象数量多,各级财力有限,建议采取逐年提高的办法,争取在三五年时间内,使特扶家庭的收入逐步提高到不低于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建立特扶家庭扶助基金,鼓励社会力量发挥补充作用。二是特扶家庭成员的社保按城乡不同的平均水准、医保按新农合和城市居民医保的平均标准,政府实行兜底买单,其中医保在报销比例上可适当提高几个百分点。在再就业培训、乡村地基分配、乡村土地出让金分配、城市保障房及乡村危房改造等方面,特扶家庭应享有优先权。对特扶对象的孙辈在求学、就业等问题,给予特殊关怀。三要重视特扶家庭的养老问题,设立专门的特扶人员养老机构,其享受的基本服务由政府买单,在家养老的特扶人员由政府提供养老补助和购买家政服务等。
  市政协常委、民盟文艺支部主委胡诗词建议:对失独且年满45周岁以上的家庭,城镇每户一次性补助4万元(其中精神慰藉费2万元,生活补助2万元);农村每户一次性补助3万元(其中精神慰藉费1.5万元,生活补助1.5万元);失独家庭为“半边户”(夫妻一方户籍属于城镇,另一方户籍属于农村)且符合领取一次性补助金条件的按照城市户籍标准发放。
  市政协常委、民盟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总支主委傅新民认为,失独家庭的精神帮扶要树立观念、清楚关键、把握原则,以温情抚慰破碎的心灵。各级政府要认识到对失独家庭的帮扶不单是对弱势群体关怀的担当,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举措,政府主导下的精神帮扶应该主动介入。精神帮扶工作具体落实的责任主体是处于基层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街道办事处、乡镇计生办。精神帮扶工作的原则是政府担当、非政府组织协力、亲友介入,让失独者回归社会互动。
  为了解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这一群体的生活现状,组织好协商,今年3月至4月,傅绍平副主席带队率部分市政协常委先后到武陵、安乡、石门、澧县等地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进行了深入走访和调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