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员在津市市政协75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9月20日上午,津市市政协召开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座谈会,回顾人民政协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的美好前景。会上,一批盟员政协委员的作品获得表彰。胡唯撰写的《发挥政协力量为酷暑降温》获征文比赛二等奖,薛君撰写的《做幸福的政协人》获征文比赛三等奖,王侣丹撰写的《凝聚共识汇民智 参政议政惠民生》、彭梅华撰写的《发言让我成长》、熊淑萍撰写的《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襟怀》获征文比赛优胜奖。王侣丹的书法作品隶书《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摘录获书法作品三等奖。
参会盟员政协委员合影
座谈会上,民盟界别委员王侣丹、胡唯分别作了发言。现将王侣丹、胡唯发言摘要如下:
王侣丹:我很荣幸参加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同心共筑中国梦 携手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活动,并分别获得征文与书法两个奖项。作为获奖者我很高兴,作为委员代表在这里发言我无比自豪。当我们回首政协75年的光辉历程,心中满是感慨与崇敬。
75年来,政协始终是中国政治舞台上一道独特而重要的风景线。它像一座坚实的桥梁,一头连着各界群众的殷切期望,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决策中枢。在历史的长河中,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见证并推动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昌盛,从百废待兴到如今的世界强国的伟大转变。
历任津市政协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常委,我也见证了津市政协汇聚各方英才,与时俱进,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招商引资、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为民办事等诸多领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众多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提案和建议,成为推动津市社会经济大跨步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我创作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展望未来。政协在不断发展中展现出的包容、多元、民主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所倡导的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中国智慧。在政协的平台上,不同党派、不同团体、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人士,都能够平等地交流对话,共同探讨国计民生的大事。这种民主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的广泛民主。因此我的书法作品选择了书写毛泽东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讲话。为更好呈现讲话内涵和书法艺术,我专门请教书法老师,逐字参照对比,并截图打印装订成册,认真揣摩研习,直到写出比较满意的作品。整个创作过程与我每一次撰写社情民意、微建议、提案一样,深入且专注,认真且执着。
这次征集作品活动,各界别的代表积极踊跃参与创作,热情高涨。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政协的力量源泉在于人民,政协的魅力在于与群众永远在一起。每一位政协委员背后都承载着无数民众的期待和信任。而我们每一个普通民众,也都可以通过关注政协工作、积极参与协商民主,为津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获奖对我来说,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它鼓励我继续深入研究政协历史与发展,用更多的作品去宣传政协的价值和意义;它鞭策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社会事务的协商讨论中去。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政协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这次主题系列活动的组织者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感谢你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深入思考政协的意义。也感谢所有参与活动的朋友们,是你们的优秀作品让我看到了大家对政协的热爱和关注。让我们共同期待政协在新的75年里再创佳绩,“同心共筑中国梦 携手奋进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胡唯:此刻我内心非常激动,一方面因为今天座谈会能有幸发言,另一方面作为政协委员,切身感受到津市在政协工作推动下,这几年发生的美丽变化。近几年,在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推进过程中,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园区企业稳健发展、教育品牌持续擦亮、乡村振兴活力十足,便民服务温暖人心,政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由衷感到骄傲和感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 75 周年。
75年的砥砺奋进。人民政协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助推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第一件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心声的提案、第一次召开专题协商,无数个“第一次”成为人民政协历史中一个个“高光时刻”,点亮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到委员履职 APP开启新时代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新形式,人民政协紧跟时代步伐,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75年的缪力同心。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群众的呼声在哪里,政协工作的“靶子”就立在哪里。群众的呼声就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第一信号”,人民政协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看得见的“枝与枝相接”,看不见的“根与根相连”的关系。政协工作从群众的呼声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找准方向,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承担着为发展建言、为民生鼓呼的重任,教师、医疗人员、工商业者、农业战线等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人士组成政协界别,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凝聚发展共识、荟聚群策群力,为解决民生需求、助推社会发展贡献着各自的力量。
75年的躬行致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在经济如何“轰油门”、改革如何破藩篱、创新如何涌活水、事实如何进心坎等大事要事上,勇挑重担破改革题、久久为功答民生卷,做到了“该干的坚决干,难干的攻坚干,不能干的绝不要干”,把每家每户的声音统一到发展的同一个调调上。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政协委员,我将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全力以赴履好职、尽好责,努力以一己之光为政协工作添彩!(民盟津市市委会 陈钟)